香港基因检测公司中卓医务突然宣布关门停业
作者:如愿宝贝
时间:
浏览:4
香港基因检测公司中卓医务突然关门,我和上万客户的噩梦开始了
看到手机上弹出的新闻推送时,我正在茶餐厅咬着菠萝包。赫然写着"中卓医务即日起暂停营运",嘴里的面包突然变得无比苦涩。这家上个月才收了我两万八港币做癌症基因检测的公司,怎么突然就倒闭了?我的检测报告怎么办?我的血样还在他们实验室啊!
那个充满希望的早晨变成噩梦
记得两个月前去他们铜锣湾诊所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明亮的接待大厅,穿白大褂的专业人员,墙上挂满各种认证证书。"48项癌症基因检测,早发现早治疗"的广告词让我心动不已。虽然价格不菲,但想到家里有癌症病史,我还是咬咬牙刷了卡。
采血的时候,那位护士还安慰我:"别紧张,三周后就能拿到报告。"谁能想到,等来的不是健康预警,而是公司倒闭的晴天霹雳。
维权群里炸开了锅
当我跌跌撞撞找到同样遭遇的受害者群时,里面已经乱成一锅粥。有人哭诉刚付了5万定金准备做试管婴儿,有人愤怒地展示预约系统突然关闭的截图,最绝望的是那些已经做完检测但没拿到报告的准父母。
"我老婆已经38岁了,为了这个PGD胚胎筛查等了半年啊!"群友阿明的消息让屏幕这头的我鼻头一酸。我们这些普通人攒钱做检测,哪个不是怀着对生命的期待与敬畏?
人去楼空的门店像个笑话
第二天我冲到铜锣湾诊所,眼前的场景比想象中还荒诞。曾经光鲜的玻璃门上贴着泛黄的停业通告,透过缝隙能看到里面散落一地的文件。几个保安模样的男人警惕地盯着每个前来张望的人,问什么都只有一句"等公司通知"。
最讽刺的是,他们的官网还在正常运行,预约通道明码标价,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直到有媒体曝光,网页才匆匆关闭,留下我们这些付了钱的客户像个傻子般站在原地。
血样下落成了最大悬疑
在卫生署的新闻发布会上,官员表示正在跟进处理。但当我问到最关键的问题——我们的血样和检测数据去哪里了?得到的只有含糊其辞的回应。天知道这些包含我最私密基因信息的样本,现在是不是正在某个二手市场被转卖。
隔壁座位的李太突然崩溃大哭。她患有遗传病,为了不让下一代受苦,花了12万做胚胎基因筛查。"现在胚胎还在他们实验室,那是我的希望啊..."这句话像刀子般扎进每个人心里。
藏在倒闭背后的行业乱象
随着调查深入,更多内幕浮出水面。原来这类基因检测公司在香港根本不需要特别牌照,监管几乎处于真空状态。中卓医务从去年就开始拖欠供应商款项,却还在大肆招揽新客户,这简直就是场预谋已久的骗局!
我翻出合同仔细阅读,才发现密密麻麻的条款里藏着这样的字眼:"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呵,难道经营不善也算不可抗力?我们的血汗钱就这么打了水漂?
普通人的维权长征
现在每周三我们都会去金钟政府总部请愿。烈日下,有人举着"还我血样"的标语牌,有人抱着婴儿照片静坐。最让人心碎的是遇见坐轮椅来的陈伯,他把养老金都投进了那个所谓的"阿尔茨海默症基因治疗项目"。
律师说集体诉讼至少要拖两年。两年!到那时我的血样恐怕早就失效了。每次路过铜锣湾那栋大楼,我都忍不住抬头看那个已经摘下招牌的窗口,想起当初满怀希望走进去的自己,像个天真的笑话。
给所有消费者的血泪忠告
这段经历给我的教训太深刻了。各位千万别被基因检测公司的"高科技"光环迷惑,一定要查清公司背景、确认监管资质。现在回头看,中卓医务那些所谓的"国际认证",上网一查全是野鸡机构颁发的。
最重要的永远是:别一次性付全款!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正规医院都是分期收费。可惜这个道理,我和上万受害者是用真金白银和眼泪学会的。只希望我们的遭遇能让更多人警醒,别让这样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