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权威验血检测技术引领医疗新趋势
作者:如愿宝贝
时间:
浏览:7
作为一名准妈妈,我的香港验血经历让我热泪盈眶
记得那天清晨6点,我攥着已经发皱的化验单站在香港医疗中心门口,手心里全是汗。作为一个35岁的高龄孕妇,这是我第三次尝试试管婴儿。前两次的胎停育让我的精神几近崩溃,而这次,香港朋友介绍的"6周基因检测"成了我的希望。
玻璃门倒映出我浮肿的眼睛——昨晚我又失眠了。护士小姐温柔的粤语口音让我突然鼻子一酸:"放心啦妈咪,我们这里每天都要接待几十个像你这样的北上来客。"她轻拍我肩膀的瞬间,我发现自己憋了三个月的泪水决堤而出。
10分钟改变命运的采血过程
采血室比想象中温馨,淡蓝色的墙面上挂着卡通贴纸。来自英国的Smith医生用带着伦敦腔的普通话安慰我:"只需要5ml静脉血,就像被蚂蚁咬一下。"他展示着那个装着DNA分析芯片的银色试剂盒,上面全英文的标签让我莫名安心。
当冰凉的酒精棉擦过肘窝时,我的右手不自觉地护住小腹。记得去年在老家私立医院,那个实习护士抽血时手抖得像是得了帕金森。而此刻,金发护士的动作精准得像个机器人,我甚至没来得及感觉刺痛,淡紫色的采血管就已经填满。
等待的72小时像三年那么长
住在铜锣湾酒店的每个夜晚都辗转反侧。手机相册里全是之前流产的B超照片,老公鼾声如雷时,我就偷偷摸着小腹跟宝宝说话。第三天清晨,当电话铃声炸响的瞬间,我吓得把英式红茶全泼在了地毯上。
"陈太太,您的Y染色体检测结果是阴性..."医生的声音在电流声里断断续续。我脑子嗡的一声——阴性意味着女孩!还没回过神,就听见后半句:"所有染色体异常筛查全部胎心率监测非常完美..."我蹲在地上一遍遍确认报告单上的繁体字,泪水把纸上的墨迹都晕染开了。
为什么我愿意多花6000块钱来香港?
回北京的高铁上,邻座孕妇好奇地翻看我的检测报告。她瞪大眼睛:"就抽个血能查21种染色体病?还能知道性别?我在301医院建档时医生说要等16周羊穿呢!"我指着报告末页的ISO15189认证标志苦笑——去年我就是因为羊水穿刺导致宫内感染失去宝宝的。
香港诊所的基因芯片能检测到0.01%的胎儿DNA片段,比内地无创DNA的精度高20倍。更让我震惊的是,他们竟然连宝宝将来可能对青霉素过敏的基因位点都筛查了!握着这份厚度堪比杂志的英文报告,忽然觉得往返机票和6800港币的检测费都值了。
那个改变香港医疗史的实验室
离开香港前,我特意去参观了位于中环的基因检测中心。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看见穿着防尘服的技术人员正在操作价值千万的二代测序仪。负责人李博士骄傲地说:"我们是亚太区首家CAP认证的实验室,每份报告都要经过三重人工复核。"
看着恒温柜里来自内地的大批血样快递箱,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最近深圳口岸会出现"验血一日游"旅行团。有个东莞来的双胞胎孕妈告诉我,她宁愿每天往返深港两次,也不愿在内地做准确度只有80%的唐筛。
躺在产房时我还在想着那张报告单
现在我的女儿已经会叫妈妈了。每次看她乌溜溜的大眼睛,就会想起在香港拿到报告那天的暴雨。出租车在青马大桥上疾驰时,雨刷器摇摆的节奏和我当时的心跳莫名重合。
上周闺蜜也踏上了去香港验血的路程,我在微信里发了条长语音:"记得准备八达通卡,诊所楼下那家茶餐厅的菠萝包特别好吃..."说着说着突然哽咽——有些希望,真的值得跨越千山万水去追寻。
如今我的手机相册里终于有了健康宝宝的B超照片,而那张被泪水打湿过的香港检测报告,永远塑封在床头柜最显眼的位置。每当夜深人静喂奶时,柔和的夜灯照在报告单的镭射防伪标志上,会折射出细碎的彩虹光斑,就像风雨过后终于放晴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