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因检测龙头泽特基因突然宣布全面停运震惊业界
作者:如愿宝贝
时间:
浏览:19
香港基因检测龙头泽特基因突然停运 业界震荡背后的三大疑问
一纸公告引发行业巨震:明星企业为何猝死?
7月15日清晨,香港科学园内本该繁忙的泽特基因总部大门紧锁,前台电子屏滚动播放着中英文停运通知。作为香港首家获得ISO 15189认证的基因检测机构,泽特基因曾为超过20万港人提供癌症早筛服务,其创始团队更入选福布斯亚洲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周五还在处理我的检测报告,周一就收到退款邮件。"客户陈小姐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服务终止短信。同样措手不及的还有50多名员工,有实验室技术员透露:"上季度还在扩招跨境业务团队,突然通知即日终止劳动合同。"
起底"科技独角兽"的财务迷局
据港交所披露易显示,泽特基因一次融资停留在2020年B轮2.8亿港元。有创投圈人士透露,其近三年持续亏损,去年尝试SPAC赴美上市未果。值得玩味的是,就在停运前两周,公司官网仍挂着"大湾区精准医疗领航者"的招聘广告。
一份泄露的供应商会议录音显示,管理层曾承诺"最迟8月完成C轮融资"。对此,毕马威审计合伙人李文杰分析:"基因检测行业设备折旧率高,当现金流无法覆盖研发投入时,可能出现断崖式崩塌。"
消费者维权潮涌现 检测报告成"废纸"?
香港消委会目前已接获300多宗投诉,主要涉及未兑现的套餐服务和检测数据归属问题。记者实测发现,官方APP虽能登录,但所有报告下载功能均已停用。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个人资料(隐私)条例》,基因数据销毁需符合特定程序。
"花2万做的全基因组测序,现在连癌症风险评估都查不到。"投保重大疾病保险的梁先生焦虑地说。保险业协会提醒,部分保单对基因检测时效有明确要求,建议受影响客户尽快联系保险公司。
行业多米诺效应:谁在接盘香港基因检测市场?
事件引发连锁反应,多间同行股价波动。老牌医疗机构卓健迅速推出"泽特客户专属通道",而内地龙头企业华大基因则宣布扩大香港实验室规模。市场传闻新加坡淡马锡正接触泽特原有技术团队。
香港科技园公司回应查询时强调,已启动"重点企业支援机制"。但创科局数据显示,2023年本港生物科技投资额同比下跌37%,有立法会议员呼吁检视现行科创资助政策。
年轻人敲响警钟:科技消费如何避坑?
这起事件给热衷科技消费的年轻群体上了深刻一课。数码港专家建议消费者注意三点:查看公司股权披露记录、优先选择提供原始数据下载的服务、分散购买长期套餐。社交媒体上科技理财课话题持续发酵,有KOL制作"基因检测防雷指南"获超10万转发。
浸会大学商学院研究发现,Z世代对科技创新企业存在"技术崇拜滤镜",往往忽视基本面分析。研究团队开发的企业健康度评测工具,上线三日注册量突破5万。
数据资产何去何从:一场关乎未来的对话
在红磡某共享办公空间,一批泽特前员工自发组建"基因数据救援小组",试图用技术手段恢复非敏感数据。事件引发学界对生物数据银行监管的讨论,港大法律学院拟在下月举办专题研讨会。
世界卫生组织去年已将基因数据列为关键医疗资源。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创新发展条例》实施,专家预测区域性数据托管平台将成为新趋势。这场突如其来的停运风波,或许正是重构行业规则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