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Z胎儿性别鉴定两千元真相调查
作者:如愿宝贝
时间:
浏览:3
“两千块就能知道宝宝性别?”——我的暗访香港胎儿性别鉴定黑产之路
我攥着那张皱巴巴的预约单站在旺角某栋老旧商业大厦前,电梯间贴着"通渠""代写论文"的小广告。当电梯在15楼发出"咔嗒"的怪响时,心跳快得像揣了只兔子——这里真能做胎儿性别鉴定?
1. 一条朋友圈引发的调查
上个月刷到初中同学阿玲的动态:"感谢陈医师,二胎终于如愿!"配图是B超仪旁比着剪刀手的美甲。评论里有人问价格,她回复:"私聊"。这让我想起老家堂姐三胎流产的往事——当时验血说是女孩,婆家直接带她去了小诊所。
我以"孕6周准妈妈"身份加上中介微信。对方发来的价目表像极了奶茶店菜单:"普通版2000HKD三天出报告,VIP加急4000HKD当天可知(送叶酸)"。最震撼的是广告词:"七周验血,不准包退!"
2. 诊所里的猫腻
所谓的"陈医师诊所"其实是间二十平米的格子间,玻璃柜里零星摆着几瓶维生素。穿白大褂的中年男子正用粤语打电话:"明天有三单样本要送深圳..."看见我立刻切换普通话:"宝妈先抽血,我们用的是德国试剂。"
当我故作紧张问"会不会不准",护士笑着打开手机相册:"上周这个客户验完就去买了蓝色BB衫,你看..."照片里孕妇抱着新生儿,衣服颜色刺得我眼睛发疼。
3. 跨境快递的"血样盲盒"
在跟踪运输链的过程中,我目睹抽血管被装进饼干盒。接货的年轻人在上水口岸频繁看表,五分钟后,这批"玩具配件"就跟着水客混过了关。中介后来炫耀:"我们在内地有合作实验室,每天处理上百单。"
更荒诞的是,某生物公司销售向我兜售设备时直言:"PCR仪改装下就能测性别,很多乡镇诊所都这么干。"他演示操作流程就像教咖啡机使用方法。
4. 那些被选择性放弃的小生命
在深圳某民营医院妇产科,我见到了28岁的阿欣。她撩起病号服露出结痂的针眼:"去年验了两次都是女孩..."说话时一直摸着自己平坦的腹部。护士悄悄说,有个客户连续来做引产,病历本都翻烂了。
最让我破防的是检验科垃圾桶——里面躺着几支还没拆封的验血剂,盒子上"IVD医疗用途"的标签被血渍浸透了一半。
5. 产业链背光的狂欢者
深扒资金流时发现,某中介朋友圈晒着新买的保时捷,配文"感谢宝妈们支持"。而地下实验室的95后技术员阿杰告诉我:"每天处理上百管血样,早就麻木了。"他正用测性别挣的钱备考雅思,想去澳洲学正规检验医学。
讽刺的是,在查处某黑诊所时,执法人员竟搜出十几面"妙手仁心"的锦旗,落款都是"XX全家敬赠"。
6. 当我们在选择性别时,究竟在选择什么?
回港铁上刷到一条新闻:2023年内地出生人口性别比111:100。突然想起小时候邻居李婶,她总念叨"女仔也好孝顺",可手里永远攥着生男孩的中药方子。
藏在旺角霓虹里的检测广告牌又亮了,粉蓝色灯管把夜空割裂成两半。两千块就能买的"真相"背后,到底有多少个阿玲和阿欣的人生正在被改写?或许正如那位流产孕妇在病床上说的:"他们卖的哪里是技术,分明是人心里的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