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在香港街头徘徊,手里攥着被汗水浸湿的化验单
六月的香港闷热得像个蒸笼,我站在铜锣湾的人行天桥上发呆,看着脚下川流不息的双层巴士。化验单边角已经卷起——这是我们在私营诊所花八千港币做的性别检测报告,而当我把数据发给产科医生朋友时,他只回了我三个字:"不可信"。
手掌不自觉地抚上已经微微隆起的腹部,这里孕育着我期盼了五年的小生命。可此刻我却像站在悬崖边,手里攥着可能随时碎裂的绳索。先生从身后给我披上外套:"别急,我们去公立医院重新检查。"
在养和医院的走廊里,我第一次摸到TA的心跳
养和医院妇产科的淡蓝色墙面上,电子叫号屏跳动着我的号码。穿着粉色制服的护士轻声提醒:"太太,要喝够两杯水才能做超声波哦。"她的指甲盖上画着小小的爱心,这个细节莫名让我眼眶发热。
当冰凉的耦合剂涂上肚皮时,先生突然紧紧抓住我的手。屏幕上那个拇指大的小身影正在欢快地跃动,像条灵动的海马。"咚咚咚"的心跳声从仪器里传来,比任何音乐都动人。医生笑着调整探头角度:"看这里,宝宝的性别特征已经很明显了..."
香港正规医疗机构清单,是我用眼泪换来的经验
后来我才知道,香港卫生署核准的遗传学检测机构不足20家。当初那间号称"美国技术"的诊所,根本不在政府公布的
认可名单上。现在我把这些信息纹在备忘录里,每次亲友怀孕都会转发:
香港大学医学院产前诊断中心:全港首个获得ISO认证的遗传检测实验室
威尔斯亲王医院:公立医院中设备最先进的母胎医学中心
圣保禄医院:法国修女创办的老牌教会医院,检测报告获欧盟认可
记得在圣德肋撒医院复查时,遇到一位新加坡来的孕妇。她红着眼睛说在老家做了三次检测得出三个不同结果,护士长温柔地拍着她后背:"在这里做完就安心等宝宝来敲门吧。"
超声波室里的咖啡渍,藏着最温暖的人生故事
在浸信会医院等待染色体报告的那天,我发现超声波机旁有块洗不掉的咖啡渍。技师阿玲告诉我,那是去年台风天,有位爸爸太紧张打翻的。"他女儿现在都会叫叔叔阿姨啦",说着掏出手机给我看最新收到的全家福。
私营诊所的检测师永远不会告诉你,当抽取羊水的长针穿过腹部时,丈夫会在帘子后咬破自己的嘴唇。也不会提醒你,看到屏幕上宝宝摆出"OK"手势的刹那,所有等待的煎熬都会化作诊室里的欢呼。
现在每次胎动,都是宝宝在说"妈妈我很好"
如今我的手机相册存着不同角度的超声波照片,在屯门医院拍摄的那张最特别——宝宝居然比了个V字手势。负责检查的梁医生打趣说:"看来是个爱拍照的时髦精。"诊室玻璃窗外,木棉花正飘落在私家花园的喷泉池里。
前天路过中环那家曾经让我心碎的诊所,发现它已变成奶茶店。捧着温热的珍珠奶茶,我突然想起玛丽医院遗传科主任说的话:"生命的奥秘不在于XY染色体,而在于每次检查时,父母交握的那双微微颤抖的手。"
现在我终于能笑着抚摸肚皮,感受那个正在练习后空翻的小人儿。TA用有力的胎踢回应着我,就像在说:妈妈,不管我是穿西装的王子还是跳芭蕾的公主,我都会带着全部的爱来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