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检测中心预约

香港企业zentrogene宣布停止运营

作者:如愿宝贝 时间: 浏览:3

香港企业Zentrogene突然停运:青春的落幕与时代的眼泪

当香港生物科技领域新锐Zentrogene在社交媒体发布停运公告时,许多年轻创业者突然意识到:那个曾带着港式拼搏精神闯入基因赛道的"明日之星",终究没能逃过后疫情时代的商业寒潮。"团队含着眼泪打包实验器材"的现场照片在LinkedIn疯传,这家曾获李嘉诚基金会青睐的企业,用五年时间教会市场什么叫"港式硬核创新",又以最唏嘘的方式写下终章。

从实验室到停业通知:Zentrogene的冰火五年

翻开Zentrogene的创业史,简直像在看一部热血港剧。2019年,几个香港大学博士生在科学园20平米的共享实验室起步,研发的癌症早筛技术半年内连拿三项国际大奖。当时媒体报道称他们"用茶餐厅的拼搏精神做科研",其独创的液态活检技术能把检测成本砍到行业均价的三分之一。就在去年,Zentrogene还因与香港玛丽医院合作开展全民癌症筛查项目登上TVB新闻。 但繁华之下暗流涌动。有离职员工透露,公司B轮融资遇阻后,管理层曾连续三个月停发薪水保研发。如今官网那句"因市场环境变化停止运营"的公告,背后是200多名员工突然失业的残酷现实。"昨天还在讨论新款检测盒的包装设计,今早就收到HR的遣散邮件。"一位90后产品经理的爆料贴引发职场社群共鸣。这或许就是Zentrogene最扎心的地方——它活成了年轻人又爱又怕的创业标本。

港产科技梦的AB面:当理想主义撞上现实

Zentrogene的停运公告里藏着香港科创生态的集体焦虑。在评论区,有人晒出五年前公司开业时拍的"敢想敢做"文化墙,而点赞最高的回复是:"原来香港地做硬科技,真系難过登月"。这间公司确实创造过奇迹——他们让东南亚家庭能用一顿茶记套餐的价格做基因检测,其专利技术转化率高达73%(行业平均不足40%)。 但光环之下,Zentrogene的困局颇具代表性:当港府力推的"再工业化"遇上资本市场寒冬,那些没有"bat爸爸"的创业公司就像冲浪手遇到了退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核心团队七成是90后港漂,这些曾相信"香港能长出本土版特斯拉"的年轻人,现在不得不面对更现实的职业选择题。某知识社区热帖《在Zentrogene燃烧的1500天》里,技术主管阿Ken写道:"我们教会AI识别癌细胞,却算不准自己的生存概率。"

停运不是终点:Zentrogene留下的创业启示录

在清盘通知发出的48小时内,至少有5家内地医疗机构向Zentrogene抛出技术收购意向。这验证了市场对其核心价值的认可——那些熬更守夜打磨出来的23项专利,仍在讲述着香港青年的硬核创新力。更触动人心的是员工自发组织的"技术抢救计划",工程师们义务加班整理实验数据,只为让心血不至于随着公司消失。 或许Zentrogene的故事本应如此收尾:一家公司倒下了,但那种把分子诊断技术塞进711冷藏柜的疯狂想法,那种坚持用繁体字写科研论文的文化自信,早已融入香港新一代创业者的基因。就像他们在一次团建时挂在墙上的那句话:"惊就输一世"——这份港式创业哲学,比任何财务报表都更能定义Zentrogene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