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性别检测预约服务备受关注需求激增
作者:如愿宝贝
时间:
浏览:3
亲身经历:我在香港预约性别检测的真实故事
一个普通母亲的忐忑与焦虑
上周三晚上10点37分,我第15次刷新香港某私立医院的预约页面——依旧显示"预约已满"。手掌心全是汗,手机屏幕被我的指纹弄得模糊不清。2岁的安安在旁边睡着,鼻尖上还挂着鼻涕泡,而我满脑子都是上周B超医生欲言又止的表情:"胎儿发育很好,就是有个小细节..."
其实我和先生原本对胎儿性别并不执着。直到上个月产检,医生委婉地指出某些指标"不太典型"。那天走出诊所,香港的盛夏突然变得刺骨。街边小贩卖力吆喝着的鱼蛋香味让我突然反胃,先生握着我发抖的手说:"我们得弄清楚。"
疯狂打爆预约电话的那三天
"您好,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这是我这三天听到最多的声音。从养和医院到港安医院,我把Google地图上能搜到的妇产机构电话都存进了通讯录。早晨7点就抱着手机蹲守,连洗澡都要把手机套在防水袋里带进浴室。
上周五终于打通明德医院热线时,我激动得差点撞翻咖啡。"最早要等三周?"听到这个答复,我声音立刻带上哭腔。接线护士可能听出了我的异常,轻声说:"最近像您这样的情况特别多,昨天九龙有个孕妇凌晨四点就来排队..."
诊所走廊里的众生相
当我终于挤进中环一家诊所的等候区时,眼前的景象令我震撼。不到30平方米的空间里坐着十几位孕妈,有人抱着超大保温杯不停喝水,有人膝盖上摊开着英文医学期刊。最角落里穿校服的女孩应该不到20岁,死死攥着皱巴巴的预约单。
"你也是因为..."旁边戴渔夫帽的孕妈刚开口,我们就不约而同苦笑起来。她的指甲油剥落得斑驳,说已经跑了五家机构。"老公说要是今天还排不上,就高价买黄牛号。"她掏出手机给我看二手交易平台上的截图——某诊所预约号被炒到8000港币。
那改变命运的20分钟
躺在检测床上时,我盯着天花板那块水渍出神。冰凉的耦合剂涂在肚皮上那一刻,突然想起怀安安时做NT检查的轻松心情。医生突然调整了探头角度,我的心跳快到仪器都能捕捉到咚咚声。
"这里看到的是..."医生指向屏幕某个波动时,先生猛地掐痛了我的手。当听到"完全正常"四个字,积压半个月的泪水决堤而出。候诊时认识的渔夫帽孕妈在走廊抱住我,她泛红的眼眶告诉我情况可能不同,但我们谁都没再提起那个沉重的话题。
检测之后的反思
现在回想这场"检测荒",诊所墙上那副褪色的《圣母抱子图》总浮现在眼前。某个深夜喂奶时,我突然醒悟:我们这代父母活得太清醒了。年轻时向往"开盲盒"的惊喜,真当了父母却连1%的风险都不愿承担。
昨天经过铜锣湾那家我终于排上号的诊所,玻璃门上又贴出新告示:"基因检测预约已排至2024年1月"。外卖小哥匆匆掠过反光中的我,他或许不知道,这座城市每天有多少人,在相似的焦虑与希望中辗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