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因检测公司卓腾医药科技宣布停业
作者:如愿宝贝
时间:
浏览:3
那个周五下午,公司的玻璃门突然贴上了停业通告
香港科学园32W大楼3层的走廊出奇地安静,我攥着已经失效的员工卡站在卓腾医药科技的玻璃门前,透过磨砂贴纸的缝隙能看到里面未拆封的试剂盒像积木一样堆在墙角。前台鱼缸里的两条血鹦鹉已经不见了,只剩几株塑料水草歪斜地插在发浑的水里。"很遗憾地通知您......"通告上烫金司标下方的这行字被阳光照得刺眼,我摸到口袋里的U盘——那里存着本该下周交付的肝癌早期筛查项目数据。
"基因赛道明星企业"突然熄火
三年前校招宣讲会上,CEO张振豪举着试管说"我们要做亚洲版的23andMe"的画面还历历在目。当时公司刚拿到B轮融资,实验室里全是进口的Illumina测序仪,茶水间的依云矿泉水堆得比PCR仪还高。谁能想到这个估值10亿港元的独角兽,会在连续两个季度发不出工资后,悄无声息地锁上了大门。
财务部的小林上个月就暗示过危机,她说公司给母婴诊所的基因检测套餐实际成本是299港币,但为了抢市场一直卖99。"每接一单就亏200块,投资人的钱烧完那天..."她当时用原子笔在A4纸上画了个坟墓的简笔画。
创始人的朋友圈停止在蓝眼泪照片
张总的LinkedIn状态停留在三个月前的"寻求战略合作",微信头像还是他在大埔海岸拍的蓝眼泪荧光海。市场总监Allen告诉我,六月份那笔关键的C轮融资流产时,张总在太平山顶的观景台抽完了整包万宝路。"他儿子先天性耳聋的基因治疗本来要放在明年项目里的..."Allen说这句话时,把公司发的纪念马克杯重重磕在了窗台上。
实验室的冷冻柜现在应该已经停止运转了。我想起上个月搬运液氮罐时,哈佛回来的赵博士盯着-80℃冰箱突然说:"这里头有七百多个家庭的希望啊。"当时我们刚完成自闭症基因标记的重要发现,论文都还没发。
"AI+基因"的故事终究敌不过现金流
写字楼保安老周说,上周看到清洁工从我们办公室拖出十几箱过期试剂。那些标着"纳米级DNA捕获技术"的华丽包装盒,最终和外卖餐盒一起挤在后巷的垃圾车里。投资人最爱听我们用机器学习分析基因组的故事,却没人提醒过香港私立医院的市场容量根本撑不起六个同质化竞品。
最讽刺的是停业前一周,我们的无创产前检测准确率刚提升到99.7%。技术总监Michael在庆功宴上喝嗨了,举着香槟说"马上要改变东南亚医疗格局",结果第二天就收到了物业的欠费催缴单。
前台的发财树和未实现的上市梦
行政总监Vivian昨天发消息说,她抢救出了前台那株养了四年的发财树。这棵植物见证过我们太多高光时刻:港交所官员来访、拿下医管局合作标案、准备创业板上市材料...现在它被移植到Vivian旺角的阳台上,而原本要放上市锣锤的展示柜,估计很快会出现在二手办公家具市场。
收拾个人物品那天,我发现实习生阿杰的工位上还贴着便签:"周三记得检查孕妇血清样本"。这个港大生物医学工程系的状元,三个月前兴奋地跟我说终于能用专业知识"做点造福社会的事",现在他的门禁卡甚至没来得及录指纹。
港岛东的晚高峰不再有我们的身影
晚上七点的港铁将军澳线依旧拥挤,但科学园站突然少了几十个穿藏青色工服的熟悉面孔。清洁阿姨可能还不知道,以后不用再特意打扫3楼西翼那间总飘着咖啡香的会议室——那里再也不会有人为基因测序报告熬夜到凌晨。
我把员工证留在了闸机口的回收箱里,塑料卡片掉进去的声响轻得惊人。背后那句烫金的"创新基因,守护生命",在夕阳下泛着有点伤感的金光。走向地铁站时收到猎头电话,听到"某跨国药企正布局精准医疗"时,喉咙突然哽得说不出话。
科技园路灯下漂浮的DNA模型
园区中央水池前的双螺旋雕塑今晚亮起了蓝灯,这个我们开玩笑说像超大核酸分子的装置,此刻映在水面上的倒影格外清晰。想起去年团建在这里拍的合照,生物信息部的同事故意摆出碱基配对造型。现在团队群里一条消息,是IT发的服务器关闭倒计时。
口袋里手机震动,是妈妈转发来公众号文章《又一基因公司倒闭,警惕检测乱象》。我熄灭屏幕,抬头看见32W大楼3层那片熟悉的窗户,黑暗中只剩下安全出口的幽幽绿光。远处海面有渡轮驶过,汽笛声惊飞了实验室窗外常来的那群家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