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探究尿液加盐后的奇妙变化现象
作者:如愿宝贝
时间:
浏览:4
我在家做的这个实验,让我发现尿液加盐后竟然有这种变化!
1. 那个无聊的下午
说实话,我是在一个特别无聊的周日午后想到要做这个实验的。空调坏了,手机刷到没电,我躺在沙发上盯着天花板发呆:"要不来做个实验玩玩?"当时脑子一热就决定了,完全没想到这个简单的实验会让我这么震惊。
我从小就对科学实验特别着迷。记得五年级时,我为了看小苏打加醋会冒泡,差点把厨房给炸了。不过这次,我是正经八百地想探究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尿液遇上食盐,会发生什么?
2. 准备工作:最尴尬的"原材料"收集
说实话,收集"实验材料"的过程真是尴尬得要命。我偷偷摸摸地拿着一个塑料杯冲进厕所,生怕被家里人发现。"怎么一个大学生还在尿杯子里玩?"光是想像被发现的画面就让我头皮发麻。
我把杯子藏在衣服底下溜回房间,心跳快得像刚跑完一千米。不过这种"偷偷干坏事"的感觉反而让整个实验更刺激了!
3. 实验正式开始
我准备了一个透明玻璃杯,小心翼翼地把200ml的"原液"倒了进去。淡黄色的液体在阳光下显得特别清澈,说实话,正常状态下看着还挺好看。
然后就是激动人心的环节了!我拆开了一包食用盐,一点点往里加,边加边搅拌。"第一次大概加5克试试看",我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像个正经的科学家。
4. 第一次震撼:晶体出现了!
就在第五勺盐加进去的时候,我亲眼见证了最不可思议的变化——液体竟然开始析出细小的白色晶体!这些晶体会像雪花一样轻盈地漂浮在液体里,然后慢慢沉到底部。
我赶紧掏出手机拍照录像,手都在发抖。这不就是初中化学课上老师讲过的饱和溶液析出原理的活教材吗!但亲眼看见从自己身上提取的液体发生这种变化,感觉完全不一样。
5. 持续实验:加了半包盐后...
为了探究极限,我又继续往里面加盐——20克、30克...当我加到差不多60克盐的时候,液体已经变得非常浑浊,底部积累了厚厚一层白色晶体沉淀。
最神奇的是,这时候液体的颜色也开始改变了!从最初的淡黄色变成了浑浊的琥珀色,而且散发出一种...呃,说不上来的特殊气味。我得承认,那个味道确实不太好闻。
6. 显微镜下的惊人发现
正好家里有个简易显微镜(是我去年生日时买的玩具级别的那种),我取了一滴样本滴在载玻片上。
天啊!在100倍放大下,我看到的不只是食盐晶体,还有其他形状各异的结晶体!有细长的棒状,有规整的立方体,还有不规则的多面体。后来我才知道,这些都是尿液中的其他物质析出的结晶。
7. 化学原理解密
事后我查了大量资料,终于搞明白了这个现象的化学原理:尿液中含有大量的尿素、肌酐和各种无机盐。当我们加入过量食盐时,会导致溶液达到饱和点,这些物质就会以晶体形式析出。
更专业点说,这是"同离子效应"——原本溶于水中的盐因为加入了大量钠离子和氯离子,导致溶解度降低,被迫结晶析出。
8. 意外的实用发现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个看似玩笑的实验居然有实际应用价值!观察结晶形态,可以初步判断尿液成分是否正常。比如尿酸结晶过多可能预示着某些健康问题。
而且这个原理也被应用在某些废水处理技术中!调节盐浓度,可以让有害物质优先析出,实现初步净化。
9. 妈妈的教训
当然,我的"科学探索"还是被妈妈发现了。当她看到我房间里的"实验器材"时,那表情我能记一辈子...先是一脸震惊,然后变成了嫌弃,发展成愤怒。
"你小子是不是脑子进水了?!"这句怒吼估计邻居都听见了。结果我被罚打扫一周卫生间,还被迫写了一份2000字的检讨书。
10. 值得一试吗?我的建议
虽然这个实验确实很酷,但我不建议大家都去尝试。卫生问题是个大隐患,...相信我,你绝对不想经历被家长发现后的那个场面。
如果你真的对这类化学现象感兴趣,不如用普通食盐水做实验,也能观察到类似的结晶现象。或者参加学校的化学兴趣小组,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实验会安全得多。
11. 这次实验教会我的事
回过头来看这次经历,我获得的不仅是关于盐和尿液的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用科学眼光观察日常现象。生活中处处都藏着科学奥秘,关键是要保持好奇心。
虽然实验过程有点恶心,虽然结局是被臭骂一顿,但那个看到晶体形成的瞬间,那种发现新事物的兴奋感,我觉得值了!当然,下次我一定会找个更合理、更卫生的实验来做...